港台關係出現裂痕 原因何在
晚台 Evening Dialogue
發佈:2023年5月1日 上午12:00 GMT更新:2023年5月1日 上午12:00 GMT
近年有大量港人為逃避港共壓迫,離散各地,其中不少人選擇在台灣開展新生活。民進黨政府一直高舉抗中保台論,不少港人認為大家屬於同一陣線。但現實上,大家有共同敵人,是否代表對方一定歡迎港人移民?
「台灣受到認知作戰影響 影響港台關係」
自由時報於3月20日刊登一篇報導,引述不具名台灣官員,解釋港人獲批居留資格數量下跌的原因。文中提到,有在香港成立的外媒中文網,專門做離間港台關係的報導。而台灣受到此類認知作戰影響,令港人對台產生誤解。該位官員並無指出媒體的名稱,令人遐想所指的是BBC中文網,或自由亞洲電台,但這兩個媒體都基於外國。而共媒在港亦無影響力,難以造成港人對台的誤解。此官員的言論令人疑惑,台灣政府是否為港人對台印象轉壞,找理由卸責。
港人感到不受台灣政府歡迎 是事實還是誤解
近年,台灣政府以部份港人「假投資真移民」為由,拒絕審批部份港人永居資格申請,要求當事人繼續以限期居留身份在台生活,以作觀察。時任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曾表示,六成以上港人獲得定居身份後撤資,加上減資後,人數高達九成。
惟投資移民本質是以投資換取居留資格,「假投資真移民」在字眼上非常奇怪,隱含投資者不應尋求移民資格的意思。台灣法律並無規定獲取定居資格後,仍需維持投資金額。若投資者認為其生意難以持續,理應可自由選擇結束生意,或減資重整。目前台灣政府以行政手段要求港人「保留觀察」,實質是延長港人投資期要求,且此做法可無限期延伸。若台灣政府欲提高投資要求,大可修改相關規例。目前做法只會減低移民對台灣政府信任,港人於前景不明朗之下亦只能選擇二次移民。
台灣移民署網站曾於1月3日早上刊登「港澳居民不得從事活動一覽表」,禁止港人在台參加選舉造勢活動、遊行及接受媒體邀請發表意見。其後陸委會指「本案系屬誤植」,港人在台無追加限制。惟「誤植」意指該文件確實存在,只是錯誤刊登於政府網站。該文件是否表示台灣政府欲加緊限制港人在台自由,之後只因外界強烈迴響,而被迫放棄?
台灣政府於去年10月開放外國遊客免簽證入境,但並不開放港澳人士自由行。當時陸委會指出,會基於疫情調整中港澳人士入境管制措施。惟當時武漢肺炎疫情已達尾聲,世界各地亦已與病毒共存,香港感染冠狀病毒人數亦與世界各地無大差別。以疫情為由限制港澳人士自由行,難免令人質疑,台灣政府的決定是基於公眾健康,還是政治因素?是否擔心港人抵台後會拒絕離開,逾期居留?近期亦有民主派區議員經網路申請入臺證被拒,親共議員狄志遠卻能順利入境台灣,事件反映台灣政府對港人的不信任。
港台關係出現裂痕 是誰之過
台灣移民署科長楊翹楚曾於座談會表示,於2022年有12人獲得台灣身份證後即返回香港,並指「你既然愛台灣,拿到身分後就應該把你的貢獻放在台灣」。惟翻查移民署數據,2022年有1296位港人獲得定居許可,可推算出有99.07%港人留台。如此高的數字,仍被移民署科長指責,究竟是誰在離間港台關係?
陸委會亦曾指出,「有港人以投資許可取得身分後即撤資,向台灣地方政府申請低收入救濟,家屬就依親由請移民台灣」。到底有多少港人作出該等行為?是屬於個案還是慣例?若以個案醜化港人移民,難免令人對台灣政府感到失望。而且該言論已被仇港人士用於攻擊港人,政府發佈這些片面的新聞,是失責還是故意?